最近看了一则热帖配资专业配资门户,题主好心收留朋友和她男友,结果被朋友指责不懂避嫌。
朋友是题主大学时的舍友,毕业了两人虽然不在一个城市但还保持联系。
前天突然告知题主,自己和男朋友要过来看她。
说好上午到,结果题主等到傍晚,他们才出现。
题主为尽地主之谊,请他们吃饭喝茶。聊天聊到晚上,也不见他们动身去酒店的意思,一问才知朋友根本没定酒店,还委婉暗示要在题主借住一晚。
题主心软,也不懂拒绝。
想着自己一个人住,客房又空着,再说只住一晚问题不大,尽管心里不舒服,还是答应下来。
结果还真出了点问题。
晚上12点多,题主想去客厅拿东西,觉得外面没有动静,想着朋友和她对象应该都睡了,于是穿着睡裙就出去了。
没想到刚好碰到朋友对象从客房出来,也是出来拿东西,因为旅行包放在客厅,题主打声招呼也没当回事,就回房间休息了。
第二天,朋友和题主一起准备早餐时,突然指责题主说,觉得她心好大,有别的男性,还穿睡裙出来。
当时题主就生气了,问朋友什么意思,对方说自己只是提醒一下要懂得避嫌。
题主当场就发火了,这是自己家,要避嫌也应该是朋友避嫌。
朋友赶忙解释,说自己只是好心提醒,还说男朋友回去还夸题主皮肤很白。
题主最后找个借口,赶紧把朋友和她男友送走了。
回去后题主越想越气,发到网上吐槽。
评论区网友也纷纷指责朋友这种没有边界感的行为。
“明着想省酒店费来占便宜来了。”
“你朋友不是没有情商,只是在试探你的边界。”
“明明是你朋友和男友没有边界感,一个让朋友在自己家避嫌,一个议论自己女友朋友皮肤白不白,真是奇葩。”
一般来说,和人相处时,尽可能不给人添麻烦。但帖子里的朋友显然是太不把题主当外人了,占别人便宜不去住酒店也就算了,居然还大言不惭要房子的主人避嫌,给别人添麻烦又添堵。
生活中,这样的人并不少见。
和没有边界感的人交往,真的是一场灾难。
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:和任何人走得太近,都是一场灾难。
以前体会不深,现在却无比认同:亲近的关系之所以会恶化到让人叫苦不迭的地步,难道就没有任何一方突破底线、让人生厌的原因所在?
同事之间如此,亲人之间也不能幸免。
前些日子,小姑又找父母借钱。父母很为难。小姑是我的亲姑姑,也是一个苦命人,早些年姑父车祸去世,留下小姑一人抚养两个顽劣的儿子。
这么多年,父母一直在经济上帮助她们。
小姑大儿子结婚时,父母拿出自己种田积攒下的养老金接济。
婚后,儿媳嫌弃家贫,三天两头朝小姑叫苦,小姑每次都是面露难色地找上门来,有一次我也在场,她卑微的样子着实让人心疼。
每次父母一边责怪她不该惯坏小辈,得让他们自力更生,一边不得不给她带些生活费回去。
小姑虽说是借钱,但谁都知道这钱有去无回,父母也从没打算从她那里要回去。
时间久了,连父亲也对这个落难的亲妹妹颇有微词,很多时候甚至不愿意小姑来家“拜访”,就连接到小姑的电话都心里紧绷绷的......
父母的难处不单是因为他们自己也不宽裕,更是对于来自至亲无底洞的索取应付不来又不忍心拒绝的无奈。
其实,拿小姑的儿子儿媳来说,如果从一开始就掂量好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界限,是不是就不会让小姑为难?
而对于小姑,如果也能意识到“亲兄妹也要有分寸”这件事,她和父亲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也不会走向疏离?
事实上,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,本质就是一个尊重与被尊重的界限。
一段舒服的关系,其实就是守好内心阵地基础上的平等博弈。若中间的边界失守,这种平衡势必要被打破,双方之间的关系也必将难以维持下去。
亲戚之间没有边界感或许是因为有血缘关系在,可是认识没多久的人也分不清和你的边界感,那就十分让人不舒服了。
曾经看过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,引来无数人共鸣。
网友爱美,非常喜欢去一家小店买衣服。
他们家衣服好看,价格也适中,网友每次去都会买上一两套衣服走。
因为喜欢这家店的衣服,网友在这家店买衣服的时间,大概持续了三年左右,久而久之就和老板熟悉了。
网友每次去,都会开心地和老板聊上一会,两人仿佛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。
直到有一次,网友看中一件衣服,由于上面没有吊牌,网友便开口问价格,结果老板娘说这件衣服自己穿出去参加了朋友家小孩的婚礼,所以就摘掉了吊牌。
“我就穿了几个小时,不影响你买,要不我给你打个折,卖给你,衣服质量和款式真的是没得说,不然我也不会穿这件衣服的。”
网友心想,你穿出去的衣服卖给我,我是来买你家买新衣服的,又不是来买你穿过的二手衣服的。
于是她委婉地跟老板娘说:“那我就不抢你喜欢的了,你还是留着你自己穿吧!我选别的款式。”
没想到老板娘有些不高兴:“有啥,这参加婚礼穿的衣服,你买了还能给你沾沾喜气呢!”
网友继续礼貌拒绝:“我的运气一向都很好,感谢你,我不用再沾什么喜气了。”
说完,老板娘嘴里还在不停嘟囔。
网友心里也很不舒服,觉得自己本来是来买新衣服的,又不是来拾旧衣服。
很赞同网上一句话:
“当一个人缺乏界限感时,常常把自己的事情托付他人,也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,强行跨入他人的界限。”
的确,没有边界感的人,常常无意识地越界,既过度依赖他人,又强行干涉他人,却浑然不觉自己侵犯了别人的空间。
保持清晰的边界感,懂得对自己的事情和情绪负责,是一种能力,更是一种难得的教养。
保护好自己的边界,不侵犯他人的边界,是所有关系中,最重要的两件事。
不让别人过多介入自己的生活,是一种智慧。
不过多介入别人的生活,是一种修养。
愿你我都能拥有这种智慧和修养。
作者:绿窗纱 ,撰稿人,与文字共舞,弄墨香满衣。
富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